1776年,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提出了“理性经济人”假设,揭开了一场巨大的工业革命,使人类逐渐挣脱了以往的诸多束缚,带来了巨大的物质财富,在解决了人们生存恐惧的同时,也逐渐释放了人们无止境的欲望,打破了数万年来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自身之间的平衡。
随之而来的是,生态灾难在全球蔓延,人不由自主的被工具化,竞争与对抗成为了主旋律,而人们的精神世界却离幸福渐行渐远。21世纪的今天,人类已经因为过度的自私和贪婪而迷失了自己,道德沦丧,信仰疲乏,心灵空虚,已经成为世界空前的危机。
2013年,“雾霾”成为中国的年度关键词,一直延续至今。中国的发展跟上了世界,环境的污染也到触目惊心的地步。食品、空气、水、土壤等在经济发展的洪流中悉数破坏。先知先觉的企业家们开始反省:企业的本质是什么?企业的经营哲学是什么?
我们真正面对的是一场人心的“雾霾”。中国以乡村、家庭为单位的文化社会机制今天早已被以企业为单位的社会机制所替代。中华文化不知不觉中失去了其根本的落脚点。


无数的大师预言:21世纪是中国的世纪!
互联网时代开始打破时空距离,统治世界两百多年的“利益最大化”开始走向“共享利他”模式。这是一次跨越数百年的更替。基于儒释道的中华文化正是这一互联网思维核心思想的代表,中国势必再次崛起于世界,新的世界平衡的形成实质上是中华文化理念的传播过程。
以中华文化为基础的经营哲学思维的形成既是互联网时代企业家崛起的过程,也是中华企业家在国际社会中凸显的过程。
然而,这一过程不会走得那么容易。因此,我们寻找一批中华先知先觉的企业家,勇敢地站在时代的前沿,探索与实践中华文化,融合中西方文化,创新东方文化,从而找到中华文化的当代化实践之路。进而影响中国企业,影响中国经济发展的进程。
在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刻,为什么我们要联合成立一个“天地文化基金会”来参与中国的文化事业?因为我们心中有觉醒和信念,我们愿中国经济愈来愈发达,人民愈来愈富足,我们愿人们的内心同样富足,人与人友好和善的相处与协作,我们愿世界人民共同分享爱与美,我们坚信一个人人心中怀有感恩和敬畏的和谐世界。我们承诺尽自己所能将这样的信念一步步践行为现实的存在。
我们意识到,唯有怀着无比感恩和敬畏的心,谦卑地从悠久的文化历史中汲取养分,向亘古不息的大自然学习胸怀,才能早日找到奔跑的方向。我们需要在快步向前的同时,让灵魂跟上脚步,寻找那些属于未来的、足以给人类文明的新发展带来启发的内容,用全新的经济和文化形态去继承、践行和发展它们,我们相信,这是历史赋予我们的使命。
在中国经济崛起、世界文化交融的当下,我们相信,中国的企业家们不仅可以创造全球最多的就业和财富,更可以通过对西方文化的学习、对东方文化的继承,和与全球文化的合作,去探索未来文明的方向;在全新的价值体系中引领跨时代的商业创新,贡献于恒久的社会公益,为人类的福祉创造价值。我们相信,终有一天,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自身将回归平衡与和谐。
天地文化基金会发起人
2016年1月22日